程咬金为何改名?还原真实程咬金

程咬金为何改名?还原真实程咬金

程咬金是民间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,这其中的原因我想除了他的事迹外还有就是他的名字很特殊,容易被人记住,那你知道后来程咬金改名叫什么了吗,影视剧作品中的程咬金和真实的他哪些方面有很大的改动呢,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
程咬金为什么改名

原名咬金,后更名知节。

程咬金、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,以二人为“内军”骠骑。“内军”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“勇士尤异者”,隶属四位骠骑将,又分为左右两队,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。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,常说:“此八千人可当百万。”(《旧唐书·程知节列传》)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,程咬金(589年-665年2月26日),字义贞,济州东阿(今山东东平西南)人。唐朝开国大将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隋末天下大乱,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、投王世充、降唐。随太宗破宋金刚,擒窦建德,降王世充,以功封宿国公。预玄武门之变,历泸州都督、左领军大将军,改封卢国公,授普州刺史,代袭。

麟德二年去世,追赠为骠骑大将军、益州大都督,陪葬于昭陵。谥曰襄。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。

还原一个真实的程咬金

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,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,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。

首先,变形的是他的兵器。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,而是马槊,一种马上用的长矛,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,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,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,如果用刀去砍,能发出金属的声音,那就说明制作成功了,必须是出身武将世家的才有资格用它,程咬金确实出身武将世家。

其次,变形的是他的战斗力。演义里说老程只会三板斧:掏耳朵、劈脑袋、剔牙齿,过了这3招,老程 就没辙了。殊不知这可是大大冤枉了程咬金的战斗力,史书记载他:“自少骁勇”,当年瓦岗军头领李密精选了八千名猛士作为保护自己的“内军骠骑”。这“内军骠骑”分为4支分队,要统领这些猛士,自身本领得过硬,程咬金就是这4支分队的统领之一。

老程战斗力如何?史书有载,瓦岗军有一次和王世充作战,程咬金的战友裴行俨不慎中箭落马,敌人纷纷围将上来,正在危急时刻,程咬金驱马冲入重围,杀倒一片敌军,杀得“世充军披靡”,老程将裴行俨抱在马上突围,结果自己的手臂被敌人长矛刺穿,程咬金奋起神威,将敌人长矛折断,又将刺他的敌人杀死,然后带着负伤的战友成功突围。瞧瞧,这可不是三板斧的战斗力所能解决的。

还有被变形的是程咬金的身份。在演义里,程咬金稀里糊涂当上了瓦岗寨的寨主,还是大魔国的皇帝,这个不靠谱,瓦岗寨的寨主先是翟让,后来是李密,没老程什么事。程咬金只是瓦岗寨的一员大将而已,跟秦叔宝的地位差不多。

程咬金的寿命也变形了,在演义里,他老人家活了120岁,一直活到薛刚反唐,武则天垮台。这个当成童话听就可以了,其实老程的真实寿命是77岁,他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),卒于唐麟德二年(665)二月七日(2月26日)。在历代名将中,程咬金的寿命算很长了,换在今天,也没有低于平均寿命。

[责任编辑:邱晓琴]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