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黟方言俗语集锦

古黟方言俗语集锦

​ 黟县方言除谜语诙谐有趣,朗朗上口外,不少俗语也别具一格,颇耐品味。但平时大家随口而出,并不在意,但汇集成文字后,看看也有点意思,故乘闲暇之时,不揣浅陋,戏而为之,以为留痕。 1、老倌:爷爷。2、“亚”(普通话发音):奶奶。3、囝:小男孩。4、囡:小女孩。5、户汉;本地人。6、客汉:外地人。7、高头:上面。8、单底:下面。9、里壁:最里面。10、里头:里面。11、外头:外面。12、棉花鳍:蚂蟥。13、丙鹰:蝴蝶。14、金虫:金龟子。15、腊箭:纺织娘。16、牛公:蜈蚣。17、嗯知:蝉。18、拉鼠丙鹰:蝙蝠。19、丙鲫:鲫鱼。20、米粉鱼:墨鱼干。21、卜刀剁:螳螂。22、补丁飞:蜻蜓。23、家麻:青蛙。24、许孙:猴子。25、北豆:蚕豆。26、北瓜:南瓜。27、菜花连:向日葵。28、棵笋:茭白。29、市脓:柿子。30、社菜:荠菜。31、打次:打喷嚏。32、吃天光;吃早饭。33、吃点心:吃中饭。34、吃罗昏:吃晚饭。35、发学神:发疯。36、跌股:出洋相。37、切嘴:撒谎。38、怕丑:害羞。39、怕吓:害怕。40、带囝:怀孕。41、腊天:吹牛皮。42、拿来糟:浪费。43、谈平聊:聊天。44、找饭:盛饭。45、稻娘:稻草。46、拐嘴匠;讲大话,不做事者。47、阴冻:性格内向,不大讲话。48、偎倚:撒娇。49、打冰掌:打耳光。50、种麻:出麻疹。51、打半功:打摆子。52、扎扎末:最后。53、到板:适意。54、罗昏:傍晚。55、夜高:晚上。56、上斗:上午。57、中斗:中午。58、下斗:下午。59、热头:太阳。60、充死相:好表现自己。61、打饥叫:手头紧,缺钱用。62、胡洋:敷衍了事。63、花杂:耍滑头。64、经牢:很牢固。65、卖官苋:用方言腔讲普通话。66、侬热:热闹。67、小毛算:斤斤计较。68、嘴撕到肉:形容特别高兴的笑。69、卜刀:菜刀。70、滚水:温、开水。71、子白:蛋白。72、阁上;楼上。73、门背腋:门背后的角落。74、扶盏:门槛。75、厅下:祠堂。76、落碎:垃圾。77、坐枷:幼儿坐具。78、火爆:鞭炮。79、红通:二踢脚。80、行干:晒衣竹杆。81、面盆:洗脸盆。82、赖吃:烧饭。83、切嘴:说谎话。84、卖花鹰:打哈欠。85、螺蛳头、面疙瘩。86、毛绳:毛线。87、炖樽:装食物的坛形瓷器,有盖。88、屎窟:屁股。89、屎窟龙:肛门。90、娘角牵:供娘角牵藤的小竹竿。91、细意:性格文静。92、撩囝精:爱逗小孩的人。93、猪斗:公种猪。94、鹅鹰:老鹰。95、得侬爱:得人喜欢。96、得侬嫌:让人讨厌。97、洗嘴:刷牙。98、套鞋:雨鞋。99、腊蹄:火腿。100、赤拍赖:打赤膊……如此等等,举不胜举。 黟县方言在徽州方言中别具一格,与休宁话、屯溪话、祁门话、歙县话、绩溪话、婺源话都不同,但也有个别词句相同或相近。黟县方言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基因,有不少古语与古音,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去进一步研究与传承的。

相关探索